广州菱控|欧姆龙(OMR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中外企业“抢滩”三峡工程 千亿项目花落谁家?
http://www.bulude.com
文章来源:中央电视台 更新时间:2009-6-8
分享到:
中外企业“抢滩”三峡工程 千亿项目花落谁家?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企业从一个分包商进入主承包商,是一个历史的跨越。 2008年12月中国三峡总公司组织召开了“三峡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性能评审会”,分别对三峡左右岸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称,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国内东方电机厂和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达到现在国际先进水平,右岸设备的制造优于左岸,标志着我们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战略是成功的。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今年即将完工,经过长达十七年的施工建设,三峡工程已经成为上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出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不过,三峡工程给我们带来的还远不止这些看得见的好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隐藏在高峡平湖之后三峡工程的另类收益。

  如何才能完成从分包商向主承包商的角色转变?

  三峡电站每台机组大约5亿元人民币,共计32台机组,160亿人民币。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电站6台,再加上三峡工程金沙江等辅助项目,这将是一个上千亿的市场。如此庞大的工程,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但是面对这块大肥肉,我们国内的生产企业却笑不起来。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根本的问题核心技术没有掌握,所以尽管是花了钱,买了设备,但是仍然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

  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面对这样的一个大机遇,我国的生产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三峡电站先从左岸的14台机组开始,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单机发电容量必须达到70万千瓦。如此之高的要求,几乎人所有的人望而生畏。因为在招投标时,我国所有企业生产的水轮机单机容量,高的仅有32万千瓦。

  李永安:“对我们的机电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在一般的水电工程的标准上能够做的更好。”

  李永安介绍说,水轮机的技术一直以来被西门子、GE等国际知名企业所掌控,在左岸电站招标时,我国至少落后发达国家30年,所以,32万千瓦到70万千瓦的差距,这个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将中国的企业死死地挡在了门外,在三峡左岸电站的商战中,我们成了不打自败的失败者。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原来中国在发电机组方面做过百万千瓦的机组,那是核电,水电机组它要害问题在水轮机,就是与70万千瓦的电机配套的水轮机组没有制造过。”

  1997年,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招标,终全部都被西门子、GE等企业拿走。中国企业只能作为分包商,得到一些电机辅助设备的加工项目。这个时候距离三峡右岸12台机组招标只剩下6年,中国企业除非在这6年里缩短与国际同行30多年的技术差距,否则下一次招标,仍然只能眼睁睁看着几家国际巨头来分这块大蛋糕。

  这就是三峡左岸电站,共有14台机组,1997年经过招标,被水轮机生产的企业承揽,我国的企业只作为分包商拿到了部分产品的加工。

  汪啸风:“在三峡电站的左岸电站,中国的制造厂家还是一个分包商的资格,就是在国外企业中标之后跟你分一点任务,分包商就是这么一个地位。”

  为了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对三峡左岸电站招标时,国务院三峡建委做出了这样一个决策,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国际招标,择优选择供货商,除要求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等条件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国外中标企业必须向国内企业转让关键技术。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快的速度让我国的企业,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

  李永安:“我们这点考虑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是从提高我们国家民族工业的思路出发,所以依靠三峡工程这样一个载体,通过招标引进它的核心技术转让。”

  按照招标时的规定,这些中标的国外企业,在生产水轮机的时候,必须将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那么这个核心技术到底该怎样去学习呢?为此,中国三峡总公司为我国生产水轮机的大型国有企业出资1635万美金作为学费,将我国的技术人员派往国外。

  李永安:“为什么我们付了一千六百多万美金,当然这个资金可以进入我们的工程成本,但是从长远来讲,这个钱付的是值得的,因为付了这个钱,使我们国内的工厂掌握了核心技术,到了右岸(电站)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厂家投标,每一台机平均造价减少四千多万。”

  李永安告诉记者,单从一千六百多万美金来看,这个学费的确很昂贵,但是如果我国的企业在外企建设左岸电站的时候,掌握不到水轮机的核心技术,那么,在短时间内想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况且当时三峡右岸电站招标在即,核心技术不掌握,我国的企业将会痛失右岸以及地下电站的投标机会。所以这个学费是必须缴纳的。

  汪啸风:“从一个只能当配角的分包商进入了一个主承包商的地位。”
三峡工程右岸电站70万千瓦机组的全部国产化

  从事工程建设的人都知道,如果说拿到核心项目的主承包商是在吃肉,那担当分包商的企业只能喝一口汤。可是,中国企业毕竟还是缺乏7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核心制造技术,他们怎么才能完成从分包商向主承包商的角色转变呢?为此,中国三峡总公司不仅要求国外中标企业转让技术,还为此支付了1635万美元的学费。不过,请来了洋师傅只是步,剩下的就全都得看学生自己的本事了。

  石清华,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轮机研发团队的副总指挥,1998年,他被派往加拿大GE公司,专门学习水轮机的核心技术。

  记者:“都学到一些什么技术呢?”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石清华:“所有水轮机和发电机的设计,开发,设计,制造,制造工艺方面的东西,所有的基本上都学会了。”

  赵永智是与石清华一起去国外学习的设计人员。他告诉记者,学习期间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究试验中心副总设计师赵永智:“根本瞧不起,当时我们真的觉得很难受,我们当时交了几个朋友,也叫朋友,他们在他们的实验室台上对我们已经说,像教授教小学生这样的感觉了。”

  石清华告诉记者,去国外学习之前,由于我们的技术落后发达国家30年之多,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重点工程的招投标都被几家大公司垄断。有的项目即使是国内的企业拿到了,也需要与国外合作,特别是遇到问题请求帮忙时,到处都是狮子大开口。

  石清华:“像这个水轮机的转轮,在三峡技术转让之前,为了市场,我们都只有找一家国外企业,由他们来设计来开发,一张图纸大概技术转让费就要150万美元,而且还要销售金额的4%提走,再加上他还要把转轮制造卖给我们,高价卖给我们,所以我们那个时候相当于别人吃肉,我们只能喝汤。”

  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的滋味实在不好受,2001年,从国外学习回来、年仅36岁的石清华成了啃这块硬骨头的带头人。为了支持他的研发,东方电机公司专门建了一个实验室,为了生产三峡机组,还专门建了一个大厂房,过去研发人员只有4人,增加到30多人,一切围绕着三峡工程。

  石清华:“应该说通过三峡的消化吸收,包括再创新,那么现在这些人员都已经成为了国内水轮机组方面在设计开发方面的专家。”

  就这样,石清华带着东方电机公司的研发团队一次又一次进行论证,负重前行。他们首先要做一个比70万千瓦的水轮机小几十倍的模型,然后把模型拿到国家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到投标的环节。

  石清华:“它要求在中立的实验台再去做一次实验,校合这个性能,到底是不是和你自己本身的实验台做出的一样。”

  2003年,在三峡右岸电站12台机组招投标时,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电机厂,分别拿下了4台机组。其中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的4台机组价值共15亿元,平均每台3.75亿元。

  石清华:“应该说左岸水轮机水轮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从目前看来,国内制造商都掌握了。”

  石清华说,三峡左岸电站的建设,14台机组全部国外的企业承揽,而我国研究人员在国外所学到的也是他们的核心技术,所以我国的企业拿到订单之后,初对右岸电站的设计并没有太多的改进。但是当把左岸的水轮机克隆到右岸,就在台机组运行之后,石清华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上一条 上一条:0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
下一条 下一条:笙罄合音 无限创新——西门子新品发布会隆重举行
相关新闻  三峡   水电设备   核电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