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有这么多的订单,心里应该不慌才对。但事实上却相反。”上海电气工作人员近日为企业排产难的困境大伤脑筋。
据了解,虽然到2008年底,上海电气在手订单高达1600亿,但是由于用户的资金情况、开工情况都很不理想,尤其是在今年新批电源建设项目锐减的情况下,企业在手订单的不确定性给企业造成排产难的困境。
跟上海电气所诉的情况如出一辙,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剑绵也道出了企业面临排产难的情况。“虽然我们手里一大堆合同,但是企业不了解国家对相关项目的核准信息,因此不知道具体应该启动哪一个项目。”
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排产很艰难,“我们2009年的生产计划已经修改了三次,现在还要做调整。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明年的排厂计划都做出来了,但是今年的计划还在调整,明年的计划就更难确定。” 曹剑绵说。
据了解,有时电力设备企业的一个项目就涉及几千万或者上亿的资金,如果排产不到位,就会使得企业因收不回货款而损失惨重,这对哪个企业来说都赔不起。
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显现
这仅仅是电力设备企业目前面临诸多困境中的一个。
由于经济衰退对电力设备行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而从2008年电力设备行业完成的生产总量上还看不出来金融危机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但是到2009年,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便逐个显现。
据悉2008年我国共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051万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79253万千瓦,同比增长10.34%。虽然数字显示,发电设备行业在2008年继续维持快速发展势头。但实际上,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在2008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初显端倪。
“公司在2008年共完成发电设备总量468万千瓦,比去年增长18.1%。”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汽”)董事会秘书花卫回顾2008年跌宕起伏的形势说,“但不均衡性突出,前三季度的产量占86.4%,而第四季度只完成13.6%。” 不仅产量下滑,“2008年四季度要求改型、暂停交货、退货的用户纷至沓来。目前这部分总量在已生效合同中已接近30%。”花卫进一步补充到。
除此之外,电力设备企业还面临应收账款迅速增加、生效合同的预付款也急剧下降的问题。“2008年末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6.4%。今年4月份又比2008年年末增长38%。到目前为止,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对数已经达到7个亿。”花卫说到,“我们已经出现连续三年净资金流出。如果这些状况再发展下去,企业的经营生产将面临很大困难。”
2009年,南汽新增合同数量锐减,“前四个月我们的签订合同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二。” 花卫坦言,尽管国家刺激经济方案出台以后,整个宏观经济有回暖的迹象。但是近几个月的全国发电用电量在持续下降,全国的用电形势不容乐观。电力设备行业正面临新增订单将急剧下降、“吃不饱”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的困难时期。
调整不可避免
“近年来,在五大电力集团跑马圈地、地方电力集团参与竞争的环境下,设备制造企业提前消耗了未来的市场需求,供求矛盾逐渐积累下来,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提前引爆。”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曾在某个公开场合表示。
对此,花卫也持相同意见。“我们认为电力设备市场的回落,除了金融危机之外,也是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花卫表示,行业产销严重失衡,产能过剩才是造成目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实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诱发因素。
据悉,电力行业在这几年经历了电源大发展的过程,发电设备企业的生产量一度增长迅猛。公开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在1亿千瓦左右,截至2008年底,我国总装机容量达7.9亿千瓦。
“面对目前的形势,按照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势必成为我们应对经济下滑压力的主要措施。”花卫说道。据了解,2007年底,南汽引进了德国的风力发电机的技术,经过技术消化吸收,并完成小批量试制,目前给金风科技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进行配套,销售收入已经达到5亿。
除了调整产品结构以外,电力行业专家也为企业支招。“我们不能期望电力设备制造业一直维持1亿千瓦年产量的水平,回归常态是在所难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秘书长杨启明表示,无论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危机,还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发电设备制造业都应抓住当前市场需求下滑、生产压力减轻的时机,效法国际同行巨头转变增长方式,要防风险、调结构、抓研发、促联合、强管理、抓服务等,尽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