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讯 蔡鹤皋,著名机器人专家。现任哈工大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他193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及自动化专业。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学院研究机器人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声发射技术在机械工程中应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及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届及第二届专家组成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学会常务理事、动态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作为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任命的机器人总设计师,蔡鹤皋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和获奖者获得的部级科技成果奖有一等奖两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领导创办了我国个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学科博士点,培养了90余名博士、50余名硕士。曾被评为省部级劳动模范、教师及先进科研工作者。
也许自几千年前中国西周的工匠研制出能歌善舞的机械伶人时刻起,人类对于机器人的梦想便已悄然萌生。从20世纪60年代个工业机器人的问世,到如今近百万机器人活跃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对于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机器人,我们已不再陌生。
在中国,机器人研制之路是漫长崎岖的,那些泥泞与荆棘曾留下跋涉者浸满汗水与心血的脚印。蔡鹤皋就是用这样的脚印在荒野里追寻沃土。二十年前,他选择了一条没人走过的机器人制造之路;二十年后,他又踏上一条更加曲折的机器人产业化之旅……
三千年前的机器人身身影
提到机器人,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科幻电影中那几乎和人类完全一样的机器。实际上,目前,上95%的机器人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机械手、机械车等辅助工具,它们没有感觉、思维,按计算机程序控制运行,基本形状就像人的手臂。不过,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手臂模仿书法名家用毛笔写下龙飞凤舞的汉字,一定会惊叹不已。因为仅仅几十年前,这种场景还被人们看作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此刻,在祖国北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蔡鹤皋院士却将这梦想变为了现实——那些“硬邦邦”的机器零部件经由他的智慧和双手变得像人一样拥有了感受力和模仿力。
不过,对蔡鹤皋而言,这只是他众多机器人研究成果中的一个小小惊喜而已,工业大批使用机器人才是他的骄傲。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研制成功的台弧焊机器人在北京参加全国科技成果展时引起了轰动。当时香港报纸甚至将它与中国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相媲美,实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可又有谁料想到,这个举世瞩目的机器人竟诞生在一间还不足20平方米的地下室!
让我们轻抚岁月的尘埃,追寻时光与思维的足迹,在蔡鹤皋慈祥的目光与从容的气度里,感受他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阅尽沧桑的淡定和历久弥坚的斗志,看这位宝刀不老的战将一路走来……
国家急需就是他的选题
“中国机器人的研制必须早起步”,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新松在上世纪70年代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建议。本来在中国已有少数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机器人课题,不过,这些研究很快便在一场“机器人是福是祸”的争论中停下来。
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某工厂的一起切割机器人杀人事件震惊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安全隐患和失业忧虑使大部分人认为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发展机器人技术不合国情。这种“机器人会抢人饭碗”的担心,使得当时从政府到工厂几乎没有人再支持机器人技术,我国的机器研究也一度停滞不前。
面对这样的状况,在美国加州大学成功完成弧焊机器人研究课题、刚刚归来不久的蔡鹤皋紧锁了眉头。他想起,刚在呼和浩特市调研时看到的那惊心动魄的劳动场面——在烈日下,焊接工人们把衣服浇透了水,手持焊枪,迎着预热到400℃的灼人热浪,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筒焊到装燃料的庞大容器上,工人身上浇的水一会儿就干了,还得停工再浇水。这种工作技术要求精密、劳动条件艰苦、劳动强度极大;而且,这是一级焊缝,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几千万元的损失——蔡鹤皋被深深地震撼了。
“一定要研制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焊接,解决生产急需!”这是回到祖国怀抱的他迫切的愿望。此时,他那紧锁的苏格拉底似的额头上过早地出现了些许皱纹,但镜片后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依然燃烧着开拓进取的渴望。
终于,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接受了蔡鹤皋的建议,并于1983年7月组织专家学者举行机器人方案论证审定会,任命他为“华宇—1型”弧焊机器人总设计师,负责机器人本体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制。
虽然还有许多质疑的声音,虽然只有一间狭小又潮湿的地下室,虽然提前完成任务的压力如磐石般落在肩头,但蔡鹤皋仍带着满腔热忱投入到研制中来。繁重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距参展还有后三个月,他带着课题组夜以继日地奋战,熬得两眼通红,几乎两天才能睡一觉。实验室的角落里一直放着一张折叠躺椅,他只有累得实在挺不住了,才会倚在上面歇会儿。
心血和汗水终于换来全国科技成果展上一鸣惊人的荣耀……荣耀过后,蔡鹤皋又以二百多张机器人的设计图纸、调试过程中数不清的实验和技术难题、身赴一线的忙碌,换回了计数脉冲双检电路方案的又一个突破。
1986年除夕之夜,我国台弧焊机器人终于焊成了批试件,技术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指标。在那个万家团聚的夜晚,蔡鹤皋和他的同事面前却摆着几杯清水和几袋鱼皮花生。不过,当蔡鹤皋和他的机器人气宇轩昂地站在北京首届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向全展示中国人的骄傲时,他不仅充满了却夙愿的喜悦,更体会到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让他在历史的浪潮中重新感受到科技的春天。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与机器人研究相伴同行,再也不曾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