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讯 历时6年,投资1.26亿元的哈工程水下
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日前正式建成,并通过验收。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2年开始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建设。本着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通过6年的努力,实验室在条件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室建立了展开水下机器人主要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3个研究室,拥有一座设施配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深水试验水池,搭建了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管理有序的研究平台,为承担国家重大预研和重大基础研究创造了国内的研究和开发条件。
重点实验室在建设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海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水下机器人科研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海洋开发技术领域、国防装备预研和国防基础研究领域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承担了国防装备科研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高技术船舶项目、军事973项目、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等,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多项科研成果,一批技术成果直接应用到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实验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3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
当前,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水下运载器技术领域复合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2002至2008年,实验室共培养了63名博士研究生、217名硕士研究生,为国家输送了船舶与海洋工程、
智能控制、模式识别、水声工程和通讯工程等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实验室在海洋空间运载器的系统设计与集成、智能规划与控制、水下导航与定位、水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于保卫国家的海洋权益、探索海洋和开发海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