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欧姆龙(OMR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聚焦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工业以太网:我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况调研报告
http://www.bulude.com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3-8-7
分享到:
工业以太网:我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况调研报告

导读:

  第二类是以西门子、施耐德为代表的大型系统集成商。西门子、施耐德等系统集成商既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企业,又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使用企业。然目前该类企业没有对交换机产品做重点推广,但依然在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上有较大影响。

  目前,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主要由外资或台资品牌主导,前十大厂商中除本公司外,均为外资或台资企业。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行业集中度较高,2009年、2010年国内市场前十

  现在工业中,通常会采用专用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定义不同的太网帧优先等级,让用户所希望的信息能够以快的速度传递出去。目前,我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行业整体上仍处于导入阶段,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电力、轨道交通等行业。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平均每年的市场容量在30亿元左右,未来3年的复合增速将达25%。

  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电力和轨道交通是工业交换机的重点应用领域,占到市场的70%。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活跃着大约50家厂商。中国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外资厂商在15家左右,台资厂商3-4家,本土厂商30家左右。本土厂商中以地方品牌居多。目前参与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竞争的企业可分为两类:类是专业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厂商。以赫思曼、摩莎、东土科技、罗杰康、卓越信通等为代表的专业厂商是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主要企业。这类企业由于抢占了市场先机,发展速度较快,涉及行业较广,市场份额较高。赫思曼由于在电力等行业拥有优势资源,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的地位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变化。但是赫思曼产品价格偏高,未来将面临摩莎、东土科技、罗杰康等企业的挑战。

  第二类是以西门子、施耐德为代表的大型系统集成商。西门子、施耐德等系统集成商既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企业,又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使用企业。然目前该类企业没有对交换机产品做重点推广,但依然在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上有较大影响。

  目前,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主要由外资或台资品牌主导,前十大厂商中除本公司外,均为外资或台资企业。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行业集中度较高,2009年、2010年国内市场前十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厂商的市场份额之和均过80%。随着国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快速成长,今后几年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将逐步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进企业仍会以欧美、台湾企业为主,国内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限制,进入该领域仍然存在较大困难。而市场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性能方面有哪些基本需求呢?

  自动化是目前全球工业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一系列自动化设备产业市场迅速扩大。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生产线都包括PLC、系统控制软件、工业机器人等,而这些组成部份都需要工业以太网相联,构成统一整体。工业以太网即一种的局域网络,它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不管是传感器数据传输、还是生产设备控制等等,这些都需以太网来构成基本的控制网络。这也是为什么工业以太网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控制领域对网络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太网正逐步进入工业控制领域,形成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所以,工业以太网通信要求要有足够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抗干扰、抗网络故障、抗截取、抗伪造性能,保证高质量的控制数据通信。

  与普通的以太网相比,工业以太网需要解决开放性、实时性、同步性、可靠性、抗干扰性及安全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工业自动化厂商不同于普通IT厂商能为工业用户带去更大价值的地方。传统的以太网(Ethernet)并不是为工业应用而设计的,没有考虑工业现场环境的适应性需要。工业现场的机械、气候、尘埃等条件非常恶劣,因此对设备的工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某些高危领域的应用甚至是极端苛刻的。

  为了解决工业应用领域,在极端条件下网络也能稳定工作的问题,推出导轨式集线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安装在标准DIN导轨上,并有冗余电源供电。工业交换机产品具备以下个特点:

  1、冗余电源输入、防止单一电源失误

  2、环状拓扑结构,提供冗余路径

  3、内建高品质及高可靠性的零件,确保较长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4、可应用于标准的温度状态,如-40℃~75℃

  5、坚固耐用的外壳及良好的耐温能力

  6、遵守工业规范(CE\FCC\UL等),同时通过撞击、跌落及震荡等严格测试

上一条 上一条:欧姆龙C200HW-BC081-V1,欧姆龙 PLC 模块
下一条 下一条:制造业:制造业PLM与ERP整合需突破三大挑战
相关新闻  工业以太网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