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常规的项目该做的已经做了,浅海抓鱼基本完成,现在要下深海去抓鱼。”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以下称EMCA)副主任谌树忠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技术服务和融资方式的创新,将是节能服务公司今后的重头戏。
“抱团效应”
自1998年我国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节能服务产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2009年总产值已经过580亿元,综合节能投资达到360亿元。用能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型节能减排改造机制也逐渐熟悉并接受。
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大批具有综合功能性的节能服务公司,规范有序的节能服务市场也有待建立。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节能服务公司面临三大障碍:一是获得节能改造项目信息难;二是融资难;三是及时回笼资金难。这和我国节能服务公司资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较少的现状不无关系。
今年7月,EMCA和云南省节能办联合主办了“智光杯”中国节能服务万里行活动,此次活动提出“节能服务联合舰队”的概念。
中能联盟咨询中心技术总监兰绍辉认为,面对用能企业对节能技术更高、更多的要求,单独的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单一节能技术和解决方案已不能满足客户需要,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和专家平台可以将相应的技术专家和节能服务公司组成专业的“联合舰队”,以满足客户需求。
对于“抱团”带来的效应,EMCA总结为“六带三促”。“六带”包括带来国内外节能专家团队、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及综合节能解决方案、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市场化长效机制、国内外金融机构、用能单位能力建设系列培训产品;“三促”包括促进当地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用能企业节能降耗以及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云南省节能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马良驹对此深有感触,“这种抱团的形式在积极推进企业节能降耗积极性的同时,解决了钱从哪里来,技术在哪里找的问题。
“长跑”变“短跑”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围绕在它周围的还有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在银行获得的信贷支持占全部信贷比例不到5%。这是因为首先节能服务公司是以服务为主的轻资产,很难满足银行对信贷抵押的条件;其次银行难以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商业环境和商业信誉的专业评估;此外,节能服务公司的资产规模有限、项目风险较大,且收益能力表现参差不齐。
今年5月18日,北京环境交易所率先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实现了节能项目挂牌交易,把节能服务行业和金融行业进行有效对接。通过这个平台,节能服务公司未来的服务收益可以转让,以获得流动资金开展新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此外,平台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对项目出具评审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评判和定价,让投资者充分掌握项目信息。
谌树忠形象地将合同能源管理的资金利用效率比喻为“长跑变短跑,中途可退场”:“原来节能服务公司搞合同能源管理,签五年就要搞五年,现在半个月、一个月也可以结束。”
从“要我节能”到“我要节能”
今年6月,财政部决定在2010年安排20亿元,用于支持节能服务公司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此之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处处长余薇表示,“意见”有助于解决合同能源管理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和财务、税收的政策问题,合同能源管理迎来了产业发展的好时期。
余薇指出,现阶段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今后中小企业的比例应逐渐加大。中小企业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这将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一片广阔天地。专家认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和环境逐渐完备,节能服务公司要努力提高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加大节能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深入挖掘节能潜力。
“让合同能源管理不只是一种推荐的模式,而成为用能单位不得拒的节能改造模式,从‘要我节能’转变为‘我要节能’。”余薇说。(记者 王晓岚)
上一条:现代制造业:一场绿色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