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出现诸多不平衡现象。以发表论文为例,我国关于机器人技术的论文篇数非常庞大,但是论文质量普遍不高,实用度也不强。有国家工程院院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说,就机器人产业论文质量来说,排在前三名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好质量论文难以望其项背。
产业专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专利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只有10数家机器人企业相比,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投资正在空前高涨。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政府正在规划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已经过30处。因此,在中国机器人下游应用以及投资持续大热的同时,一些行业内人士开始前瞻性地担忧起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困境”一直是困扰中国诸多产业的桎梏。以光伏为例,在初的几年里,我国光伏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两头在外”的畸形产业结构,加上后来美欧等国对我国制造的太阳能产品采取“双反”措施,我国整个光伏产业成为“打工者”,产业发展需要看别人脸色,处处受制于人,难保企业盈利。
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始出现诸多不平衡现象。以发表论文为例,我国关于机器人技术的论文篇数非常庞大,但是论文质量普遍不高,实用度也不强。有国家工程院院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说,就机器人产业论文质量来说,排在前三名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好质量论文难以望其项背。
产业专利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多,发明专利少;国内专利多,国际专利少。而且,国外专利大多是企业申请,而在国内,科研院所占据了很大比例。有专家指出:“企业申请专利,通常是在实践中发现了某种新工艺,因此,申请后会直接带动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中国的专利申请者多为个人,个人中很大比例又是大学教授,这些人多是为了职称与成果而去申请专利,因此,专利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有关机器人产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各地纷纷招商引资兴建智能装备产业园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大干快上,但是所投项目均较低端,多集中在相关产业链的加工制造领域。
实际上,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单纯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很难单独引领制造业变革。正如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所言,机器人技术已经诞生近半个世纪,成熟运用也过20年,不太可能单独引领制造业变革,关键是它将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先进技术结合,特别是以“人机一体”、“人工智能”、“智慧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技术,才有可能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但是,目前我国机器人领域投资中能够注意到这些趋势的企业并不多。
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介绍说,机器人行业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三高”行业:人才、技术、资本的密集度都很高,企业应该理性进入;但在相关政策感召之下,有些投资却较为盲目。如何避免全国机器人产业出现低水平重复竞争,应该成为业内考虑的首要问题。
整体来看,机器人产业的确是馅饼,但如果盲目过热发展,却可能使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陷入“低端陷阱”。在中国对机器人产业已经陷入一种“热度”和“疯度”之际,整个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中国应该怎样发展机器人,发展哪些机器人,应该重点研发技术还是培育领军企业,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上一条:欧姆龙CJ1M-CPU12-ETN,欧姆龙可编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