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2月14日电:中国东南沿海有座神奇而活跃的开放城市,它叫温州市乐清市柳市。
日前,它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集体”之一,浙江改革开放30年百例典型事例之一。
柳市不是市,而是一个镇。外界称它是个“国”,是知名的“中国
电气王国”。
置身这个东南沿海小镇,镇里镇外、大街小巷,厂房林立,广告如海。弹丸之地密匝匝地云集着5238家高低压电气企业,20多万产业兵团,还有像蜜蜂一样飞遍全国及海内外20万营销大军。
柳市是个镇,它不像一个镇,而像一个“市”,它是中国大的高中低压电气市场,年销售额达480亿元。
柳市是个地名,更是一个网络,它在全国编织了一张庞大的营销网络,数万个销售终端覆盖了全国,遍及中国所有的城市、城镇及一些新兴镇,神州无处不柳市。
柳市盛兴的奥秘在哪里? 东方启动点:“富”欲横流兴柳市 地处沿海的柳市人过去也过着贫苦的生活。家家户户吃了上顿没下顿,镇里经常有人将才十多岁的女儿“送”到山里,只换得100斤地瓜丝,长大了便就地嫁人。如今中国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南存辉在70年代末因家境贫困而缀学,也还是靠修鞋谋生。他说,修一双鞋赚三分、五分钱,心里很高兴。
但是,柳市人却不像别的地方的穷苦人那样认命、甘贫。他们不甘心在苦日子上煎熬,而像久旱盼甘露一样,强烈地向往生活和命运的图腾——财富。
致富,赚钱!发财,创业!千万个柳市人生存的原动力从这里引擎。有人称此为:这是柳市原始也是可贵的“东方启动点”。
于是,就在全国大“割尾巴”的年代,一些“致富欲”极其强烈的柳市人利用修理农机具的基础,挖空心思找了运输便捷、资源节省、生产简易的一条致富门路——低压电器另配件。他们白天被责令到“打击资本主义学习班”接受“洗脑”,晚上仍斗胆钻到“地下工厂”偷偷摸摸干得欢。
财富靠自己创造。号称“电器元老”、当年柳市区茗东公社马仁桥大队陈庆瑶等农民便是柳市人创富的先驱者。上世纪70年代末,他与陈通钿等3人合伙,大胆创办了茗东五金电器配件厂,在政府的眼皮底下悄悄生产开关按钮、触头等简易的电器配件。一次,他们收到35万元订货单,在当地引起了财富轰动。
“邻里效应”和“财富榜样”被一圈圈、一级级放大。吕庄村、上横村等地农民竞相效仿。外出跑码头、跑供销、做木匠、泥水匠等人经过必经之路的上海,悄悄带来行程开关、接触器、交流器、线圈等及配件。许多人照上海货纷纷仿制,拿到柳市镇的上街、下街开店买卖。原始的低压电器产业和市场就这样应运而生。
郑祥清,这位柳市镇修理农机具的好把手,是柳市不怕死的“挣钱明星”,号称“线圈大王”。1979年的一天,一个柳市供销员神秘地把一批胶木线圈业务订回来委托他做,一只可赚几毛钱。他眼睛一亮,就到外地买来胶木壳和漆包线,一头干了起来。他一干而不可收拾,生意越做越大,便挂靠镇里的乡镇企业柳市通用电器厂包税干。
创造财富要付出代价。这个“暴发户”很快引来“打击资本主义工作组”的调查:“我们革命几十年,还住的是小矮房,你盖三层小白房的钱不是搞资本主义得来还是哪里来的?不打你打谁!”查了帐,挨了抓,补了税,按说他该缩头,可他照干不误。那几年,“割尾巴”的“运动”一个接一个,他与许多柳市人一样,成了远近闻名的“运动员”,每次都被列为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可是,郑祥清抓了干,干了打,发财赚钱的欲望打不灭。
1982年6月,打击“投机倒把”的“运动”升级为“打击经济领域罪犯分子”,郑祥清与一批人成为经济领域犯罪的头目,被捉进了兵营“大牢”。从牢里放出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郑祥清还是郑祥清,柳市人还是发疯赚钱的柳市人。他说,钱谁想赚,那年头赚钱要被杀头,柳市人不怕杀头。
当人们尚未清醒过来时,个体户、私营主、“八大王”、电器城、家庭作坊、前店后厂、挂户经营、分工协作、专业市场、十万供销大军等等前所未有的创富奇迹如浪漫的山花已在柳市大地遍地开放。
当人们还在热衷“资社之争”时,当年在街头修鞋子的南存辉、穿街走巷做衣服的胡成中、泥腿子郑元豹、土包子胡金林等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柳市农民摇身一变,已用自己的劳动、智慧和胆识成为中国的创富精英。
东方启示录:打假打出新柳市
柳市的兴衰,是一部柳市农民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创富史,也是一部可书可评的打假史。
时光倒退到18年前。1990年5月的一天,柳市镇被钉在造假的历史耻辱柱上。
这一天,国务院办公厅代表国务院,破天荒针对中国一个小镇向全国发出一份特殊的制裁性文件,严厉批评乐清柳市镇的造假问题。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国办29号文”。
国办文件通报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械电子工业部等国家6大部委对乐清县(主要集中柳市镇)生产和销售无证、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
柳市怎么啦?原来,当初这个仅有13.5人的小镇竟有7.8万人卷入低压电器的生产、销售的商海中。在那市场经济混沌初开之始,成千上万的农民拖着泥腿,带着求富的渴望,从乡村农田涌入家庭工业。他们热的求富冲动和猛的经商手脚夹杂着唯利是图、法盲无知、道德缺失、技术低下和无序竞争等劣根性,派生出一个个无证、假冒、伪劣的“怪胎”。一些人只顾挣钱,用铜触头代替低压电器的银触头,产品寿命与安全性能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产品祸及全国。全国许多地方因使用柳市伪劣低压电器而频频发生伤亡事故,矿山瓦斯,攀枝花钢铁厂,死伤数十人,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蒙受到巨大的损失,由此惊动了国务院。
国家6大部委奉命联合部署,调动省、市、县三级机关、执法部门上千人进驻柳市严厉打假。他们以打歼灭战的方式,将上千家“前店后厂”式无证家庭工厂(作坊)及上百家制售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的个体、私营企业查、关、吊、整,对所有假联营的“通道”和产品运输渠道实施围追、堵截。一些历史见证人对当时的情景形容之:“柳市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打假治劣整整持续了5个月,1544家家庭工厂全部关闭,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全部关门,司法和工商部门立案查处的案件上百起。
千人工作组的铁腕行动打痛了柳市人。除极少部分有一定基础或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受到疏导、扶持外,整个“东方电器王国”几乎被清洗一空。
铁腕行动打醒了柳市人。广大低压电器的经营者终于明白无证、假冒、伪劣的产品终究会被法律和市场“扫地出门”的残酷道理。
于是,柳市人用了整整十年的功夫,革新洗面,从头做起,端正职业心术,摒弃偷工减料恶习,走向领证认证(生产许可证、防爆产品合格证和安全认证)之路。同时,广大企业自发兴起内资外资投资热、新产品开发热、新技术与人才引进热、产品出口创汇热。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将技术合作的目光射入当时参与打击、堵截的国家低压电器的技术权威部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联合该所在柳市设立研究分支机构,定向为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开发新产品。十年卧薪尝胆,十年步步登高。2000年11月16日,一批十年前代表国务院下来打击柳市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的官员到柳市“故地重游”,不禁发出惊叹:打假打出一个新柳市。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万国权当时考察柳市后说:柳市人不忘旧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变压力为动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务实和创新。
如今,柳市电器在“正泰”、“德力西”、“天正”、“人民”等39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引领下,成为中国著名的品牌之地。创取技术专利413项,获得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论证企业337家,领得3C体系、美国UL、欧共体CE等认证5000多张,基本上家家企业执有通往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一个小镇获得如此多的国家级品牌和认证,为全国之。
东方启明星:楚汉相争强柳市
说柳市,道柳市,柳市的兴衰荣辱说千道万离不开正泰和德力西,离不开他们的领头人南存辉和胡成中。更确切地说,离不开这两家领军企业和领军人物的“残酷”竞争。
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两个20岁出头的同班同学在柳市低压电器浪潮的冲击下,一个从“修鞋匠”改行办家庭工厂,一个从“缝纫司”转行“跑码头”搞供销。1984年,为了一个共同的志向,他们走到一起,各投资1.5万元,联合创办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年轻人聪明能干,又生逢其时和到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生意红红火火。
小伙子年轻气盛,不免有点虚荣心。企业办红了,每人各占50%股份,敏感问题慢慢凸显出来:谁当“老大”、位置咋摆、荣誉谁拿?于是,厂长和法人代表轮流“做庄”,先进分子轮流当。今年是你,明年是我。
企业发展了,两人的经营思路发生了分歧。于是,“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先是厂子“一掰两瓣”,分两个车间,各管一摊。后是产品“一分为二”,各拿一个。再后来“一母两子”,各办一个分厂。后是“一刀两断”,各划分厂,门户独立,分道扬镳。1991年,正泰、德力西两大企业横空出世。
两家新企业在较劲中诞生,也在相争中成长。从出生的天起,双方就种下了“竞争的种子”。他们制造的低压电器产品及产业链基本趋同。你搞什么,我也搞什么,你搞得好,我要比你搞得更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竞争难免带有“血腥味”。
有一个鲜为人知、双方讳莫如深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初,双方中的一家厂鉴于“温州”、“柳市”的品牌名声不佳,卖不出货,就与上海一家乡镇厂联营。打了上海的牌子,销路大增。另一家企业不动声色出手。结果有一天,搞联营的那家厂早上一醒来,突然发现上海联营厂卖的竟是对手的产品。原来,对手早已釜底抽薪,悄悄出资60万元,将那家上海乡镇企业“一锅端”,连人带厂买断。双方矛盾一度激化。
后来,他们逐步认识到,竞争是好比一元钱的正反面,同是整体,互为依存。没有敌人就没有自己,消灭敌人就是消灭自己。由此,他们从低级竞争走向竞争。
1994年,正泰率先跳出柳市集散性专业市场的局限,充分利用柳市十万供销大军的优势,在全国各地建立起营销公司和特约经销处。这是全国民营企业开“网络营销”先河之举,在柳市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德力西大受启发,紧步后尘效仿。于是,两家争相扩大“地盘”,还将营销网络扩展到欧洲、北美、南美、中东等海外,分别在国内外建立起2000多个和1600多个营销网点,市场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县以上城镇和城市,几乎垄断了全国创造电器的主要市场份额,成为全国一道靓丽的“网络风景线”。
南存辉坦诚地说,如果没有胡成中,我就会懈怠,就会失去压力,就没有强大的动力,我要感谢德力西。事实正是如此,为了实现技术创新,2001年,德力西在全国民营企业率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河北工业大学校企合作,引进博士后入站,企业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为博士后提供高、中、低压电气技术研究平台。这一创新平台运作至今,多项技术研究课题达到了国内高水平和先进水平。2006年,该企业经国家6大部门批准,又建立了中国民营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使技术专利在原省级技术中心获得110项的基础上增加到240多项。技术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德力西腾飞。
正泰思路大开,也不甘示弱。2007年,他们争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也在上海新建的大型生产基地建立了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并在总部、各专业公司、所有持股企业构建了与之配套的三级研发机构。在北京、美国硅谷和德国设立研发站。每年不惜拨出年销售额的3%—5%用于科技开发(2007年创销售额180亿元),引进的科研开发设备,建起国际的高低压电气科研开发基地和国家级检测、计量中心。与国内的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成开放式的信息网络和技术开发体系。先后开发了10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新产品,其中通过省级鉴定的新产品241项,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20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30项。
更有趣的现象是,德力西通过全国招投标,将产品打入“神五”、“神六”、“神七”电气系统,以显示高质量和强品牌。正泰不服输,则将产品分别进入雅典和北京奥运会电气系统,以彰显质量之佳。
胡成中说,竞争好玩,它逼使我们每天脑子里装马达,动心思搞创新,不断攀登新高峰,德力西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正泰比学赶。在柳市,人们真切地看到,25年来,双方不仅在质量进步、网络开拓、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拉开“龟兔赛跑”,也在理念提升、管理更新、体制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规模扩大乃至企业文化、党工建设、慈善事业、知名度等方面开展的“叫板”。
柳市区委书记连新良说,正泰与德力西近乎“白热化”的竞争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双方做强做大,而且从各个领域都给柳市的广大企业提供了成功的启示和借鉴,切实带动了整个柳市乃至中国高、中、低压电气的兴旺发达。进而论之,柳市的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整个高、中、低压电气产业的进步,在国际电气领域杀出一匹“黑马”,令国际电气大鳄低下高昂的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