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欧姆龙(OMR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透视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
http://www.bulude.com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08-12-18
分享到:
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
   编者语: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16吨标煤,但仍是发达国家的3倍~4倍;国内生产总值占的比重不到7%,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却占的30%、26%和5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前列。



    工业大国亟须“强身”

    中国目前已成为工业大国,号称“全球制造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有关数据,2007年,全国工业实现增加值10736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5%;原煤、钢、水泥、化肥、微型计算机、彩电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以及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均居;轻工、纺织、机械、家电、成品油、乙烯、部分有色金属产量位居前列。航空、航天、船舶等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工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众多传统产业急需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量落后产能亟待淘汰。
    
    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工业产值的8%,发达国家为40%左右;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发达国家平均为2.5%,美国为3.2%。其二,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工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型。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16吨标煤,但仍是发达国家的3倍~4倍;国内生产总值占的比重不到7%,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却占的30%、26%和5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前列。
    
    两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工业由大到强提供了历史机遇。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走的是一条从轻纺业、加工制造业、重化工业到服务业的传统发展道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认为,我国是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现实情况决定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待工业化完成后再过渡到信息化的模式,那样只会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同时,我国的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条件,不允许我们照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我们只能根据国情,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传统工业化意义上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意义上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不是相互排斥、“有你无他”,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资深信息化专家姜奇平告诉记者,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建立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基础之上的,而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没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就不可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没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也不可能实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强调,两化融合的突破口,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倍增效应,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着力点。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生产方式粗放、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安筱鹏认为,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将在提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技术水平中发挥核心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谈及航天信息化建设时强调,航天科技工业数字化能力体系的构筑是以统一的集成框架为基础,将信息化技术要素与业务流程进行充分融合,形成支撑航天产品研制的数字化生产线——— 集成能力平台,支撑产品设计、分析、加工制造、试验测试等业务,提升航天科技的整体素质与核心能力。
    
    信息产业夯实融合基础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两化融合的坚强后盾,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奠定基础。信息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基础,因为信息化的实现手段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而信息产业是研发信息技术和生产信息产品的母体。
    
    发展信息产业,首要任务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看来,两化融合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工业软件,二是发展嵌入式电子产品及信息化、网络化的装备制造业,三是发展网络服务。
    
    发展信息产业,要着力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对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让企业的首席执行官理解信息化。企业是创新主体也是市场主体,政府提供支持,创造良好环境,需要企业落到实处。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对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出了建议。他说,首先,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立法,使企业在信息化领域有法可依,尤其需要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软件公司的保护力度;其次,要促进信息安全建设,完善相关信息安全社会配套系统,以保障电子邮件及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切实推进;再次,要解决国内不同电信运营商互联互通的问题,促进对企业信息化跨区域的推进工作;后,要通过多样化途径培养大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并形成制度,多种途径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各行业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与职工的信息文化素质与水平。(樊哲高)

上一条 上一条:ABB展示800xA系统的互操作性,领头基金会现场总线
下一条 下一条:国家八项措施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相关新闻  工业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