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温州已经是温暖宜人、绿树成荫,一派春光明媚。而经济危机给我国电气行业带来的阴霾气氛似乎也在逐渐扩散。
“我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电工行业带来的影响不大。对于发电设备而言,影响非常小,对于输变电设备而言没有影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刑玉久表示。
“一季度大部分低压电器企业同比出现负增长,但3月有所回升。尽管现在经济下滑仍在继续,但已显现经济复苏的迹象。预计2009年低压电器总需求量仍有可能过2008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何瑞华说。
“此次金融危机已经走出‘急性期’,进入‘慢性期’,中国将率先走出危机,但道路并不平坦。经济恢复出现W型可能性较大。”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主任李中说。
吸引如此多专家关注金融危机并讨论其对电工行业影响的是在电器之都温州乐清召开的一次会议——4月21—23日全国电气行业应对金融危机高峰论坛暨省(市)电气行业协会交流研讨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低压电器分会、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广东省电气商会、黑龙江省电器工业协会、四川省电工行业协会、天水电器工业协会、重庆电工行业协会、上海电器行业协会、江苏省电器行业协会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协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将全国各地电气行业协会的专家召集一堂讨论行业发展问题在业内可以算是件“新鲜事”。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断路器协会、温州市电气行业协会和百方网承办,浙江省输配电设备行业协会、上海电器城协办,会议的主题是电气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共话危机
谈到金融危机,大家关注的自然是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对我国电气行业已经产生和未来影响如何?对此,与会专家分别作了解答。
浙江省商务厅处长陶飞介绍了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形势,他指出:“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困难的一年。当前机电产品面临的严峻形势为30年来所未见,从目前看,机电产品进出口尚难见好转。”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所作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我国电工行业今年前两个月产销量增速均大幅回落,新产品产值增幅下降,出货值同比减少,全行业利润总额出现近几年来的负增长,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提高,行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进出口额骤减,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工行业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这让人们感觉到冬天的来临。”刑玉久表示,金融危机给我国电气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但他又进一步解释说,“但我认为金融危机对电工行业影响的性质不是破坏性的。另外,不管有没有这次金融危机,都应该出现这次下滑,因为之前的几年我国电工行业连续出现了年增长28%左右的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度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可以说从去年到现在,我国经济经过了由主动到被动再到主动的调整过程。去年年初国家就提出‘防过热、防通胀’的主动调整,即使没有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本来也是要下降的。而金融危机来了使‘软着陆’变成了‘硬着陆’,一时间有些被动,付出了一定代价,后来‘十七大’作出将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调整为内需型经济的决定,又开始主动调整,这种主动调整不管有没有经济危机都应该做出,而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据了解,金融危机以及我国提出的应对政策对电工电器行业的不同子行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发电设备影响较小,基本只对火电设备有负面影响,由于火电建设速度放缓,火电设备出现了既不付款也不催货、也不撤单的不上不下的尴尬状况。但问题只是暂时的,未来强大的电力需求和以火电为主的发电结构决定了该设备市场的远期向好。水电设备、核电设备、风电设备等则因符合国家鼓励发展方向,将在经济转型中受益,发展情况比较好。对于输变电设备而言,虽然用电量出现下降,但我国的能源分布没有改变,仍需要西电东输,很多500千伏、750千伏、甚至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都在建设,且城网、农网改造作为经济转型中的重点工程也在加快进行,种种因素使输变电工程、特别是输电工程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对相关设备的需求自然也并没有减少。
电气行业如何应对
尽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小,且在国家四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政策的带动下,人们普遍看好未来几年基础建设行业大发展为电气设备行业带来的巨大拉动作用,但转型中必然要经历的洗牌和形势震荡一个也不会少,现在的不利形势就是一个表现。这需要企业直面风险、迎难而上,早作准备才能在此轮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并享宴胜利果实。
刑玉久指出:“尽管对电气设备的需求没有减少,但随着城农网改造水平的提高,对相关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数字化、节能、环保等,这必然会影响低端产品的销售。这些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调整产业结构。企业要以乐观主动的态度来面对金融危机,按国家转型要求调整发展方向。”
而李中提出的应对之策更加具体,他指出,在金融危机之下,要紧盯现金流量表,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要保障企业自有资金的充裕,少进快出,避免生产资料和产品积压,早收晚付,注重应收款的催缴强化库存管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必将引起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方向、财富积累和分布的重新调整,带来国际产业格局和产品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由于中国企业产品具有劳动力成本低、营销模式灵活的特点,又恰逢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税收政策的有利时机,这给了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抢占国内、国际市场难得机遇。企业应审视经营战略,找出比较优势,树立自有品牌,形成以品牌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新模式,抓住大洗牌机遇,抢占国际市场,打开新的产品销售区域;另外,企业还应该吃透政策导向,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调整企业发展模式,如抓住有利时机,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新(扩)建、转变发展模式,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强化队伍建设,乘机招贤纳士等。
上一条:四万亿元投资下基础设施建设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