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是承接制造业梯次转移的“桥头堡”,也是两化融合的“排头兵”。2010年元旦刚过,本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报道组即奔赴南粤大地,对广州和珠三角两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进行采访,所到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江门等。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英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广东的两化融合工作不能只考虑一城一地,必须通盘谋划珠三角,信息化要打通“孤岛”,使南粤大地“一线串珠”。通过实施“4个100示范工程”、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举措,带动“广东制造”升级。
“专业镇”谋局两化融合区域联动
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九大支柱产业,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已具雏形。其中,三大新兴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分别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三大潜力产业分别是: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
从区域角度看,珠三角各地产业发展又各有侧重。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杨建初介绍,目前珠三角内部各市已经形成各自优势产业。例如,广州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深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惠州的电子信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东莞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佛山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陶瓷和家具制造等;江门的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
根据产业发展特色的不同,各地分别确定了自己的两化融合战略。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谢学宁告诉记者,广州重点提出“加强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渗透融合”,以汽车、石化、电子、船舶、钢铁等优势产业为重点,构建产业化、集聚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助推“信息广州”崛起。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贾兴东说,深圳以电子商务发展为龙头带动两化融合发展,以互联网产业发展为抓手促进产业升级。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桂明提出,通过两化融合促进电子制造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范志益说,两化融合建设“惠民之州”,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和级的“现代石化产业基地”。佛山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惠韶文强调,佛山民营企业发达,通过两化融合促进家电、陶瓷、家居等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江门市信息产业局党组书记王健敏说,江门通过发展绿色照明和RFID产业,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由于时间有限,本报采访组这次未去珠三角的珠海、中山、肇庆等地采访,据广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神志雄介绍,这些地区的两化融合也各具特色,发展良好。
除了各地特色发展,广东还特别注意两化融合整体的推进和区域协调与联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邹生说,根据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特点,广东确定了两化融合区域推进战略,即“以专业镇为突破口的城乡弥合战略”。据介绍,该战略的基本思路为:在乡镇层次,以专业镇为突破口,提升乡镇的工业化层次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两化融合水平,迅速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整个珠三角区域的两化融合水平。
在专业镇战略实施过程中,广东注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针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专业镇制造性服务体系。如佛山乐从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家具网上定制和配送,从而打造知名专业家具名镇。在发展专业镇的同时,广东还以专业镇为中心,带动其他乡镇的两化融合,促进珠三角各乡镇的区域产业升级及信息化水平,弥合城乡差距。
“4个100”出击重点行业率先突破
珠三角通过重点示范工程促进两化融合“以点带面”地开展起来。据邹生介绍,广东从2009年起,推动两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到2012年,广东省将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装备制造数字化、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4个领域各评定100个示范工程项目,其中,2009年在4个领域共评选出91个示范项目。
邹生指出:“以示范项目效应带动为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普及应用,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信息化发展。”
记者了解到,2009年7月,广东拉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示范评选序幕,并对申报项目进行了初步审定;2009年9月,又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并针对重点项目实地考察,认定符合要求的示范项目。目前首批示范项目已完全评出,拉动效应初步显现。
金泽集团公司总经理叶素萍认为:“在很多人看来,推动信息化有许多难题,如用户不接受、市场没有很好的回应等等。这不是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有为这些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佳的商业模式和使用模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流程信息管理中心总监许伟宜告诉记者,该公司通过深挖ERP应用系统的管理应用功能价值,充分利用IT工具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流程创新,扩大成本优势,提高了营运管理水平。新明珠陶瓷集团副总裁李列林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工艺和流程革新,达到了陶瓷产业节能降耗和转型升级的目的。
同时,通过“4个100工程”拉动,广东两化融合在若干重点行业找到了相对成熟的共性模式。
如装备制造业,以电子及通信设备、机床、汽车、船舶、重型机械设备等产业为切入点,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数字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记者还了解到,以广州、深圳、佛山为核心,广东将重点建设几个装备制造业基地,从而带动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又如电子信息产业,以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集中力量突破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光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大力发展嵌入式和工业软件技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开发工具及面向行业的工业软件构建库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此外,汽车制造业大力加强汽车电子和嵌入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纺织服装制造业加大纺织专项技术研发的力度,主要包括PLC可编程控制、提花织物CAD/CAM、印花激光制网CAM等;石油化工制造业则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投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控制设备,建立节能减排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平台做“后盾”公共服务事半功倍
两化融合需要建立大量服务和创新共性平台,特别是对珠三角这种区域性的两化融合推广更是如此。杨建初指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整合标准化的模块和资源,促进平台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大中型传统企业提供便捷的网络化公共技术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共享、便捷、网络化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服务。他强调,公共服务由于集中资源,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记者了解到,广东搭建两化融合平台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各种行业软件、行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及面向行业的技术服务平台,研制适合行业需求的各种信息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及成套产品,多种途径开展技术服务;建立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嵌入式软件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建立与完善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为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并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的不同环节,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中选择具有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的企业,建设专业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引导行业内龙头企业建立服务全行业的共性信息技术应用平台,构建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体系,推进行业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部门独立出来,发展成为面向全行业服务的信息技术支持中心。
据陈桂明介绍,东莞市积极为企业搭台唱戏,努力抓好“两化”融合平台和园区等载体建设,重点扶持东莞市中心创意产业园、大朗创意产业园、虎门服装创意产业园、大岭山家具创意产业园等园区,推动东莞八大支柱产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并与盛世商朝(中国)有限公司在共建“东莞制造”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事宜上达成共识。惠韶文告诉记者,佛山集中资源,着力打造公共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和支撑平台。
在搭建平台过程中,广东还依托行业中介机构,率先在全国组建两化融合创新服务中心。2009年7月,广东省经信委委托省机械研究所牵头,联合省内有关大学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作为公共技术支撑服务机构,为广东省两化融合提供创新技术服务。
目前创新中心刚刚挂牌,据中心主任但昭学介绍,未来一个时期,两化融合创新中心主要任务是在“4个100”示范项目、创新服务平台示范项目和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工业信息化成功案例,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整套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成立两化融合项目推进小组,协同配合地市或产业集群,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组织发展规划及战略研究,协助完成项目的推进,包括方案论证、评审评估、技术及业务指导、实施监管和评估总结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