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欧姆龙(OMR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走向智能:计算史上的进化论
http://www.bulude.com
文章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0-6-2
分享到:
走向智能:计算史上的进化论

    核心提示:计算与社会水乳交融,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加速引擎。“智能计算”赋予无处不在的计算设备高度自动化的感知和调控能力,这不仅是计算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也翻开了科技护航社会进步的全新一页。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的探索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从“手指记数”、“石子记数”、“结绳记事”、“刻痕记数”到使用“算筹”进行简单运算,直到使用当前惠及大众的各类计算设备,人类把直观的形象变成抽象数字,并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来认识、改变,人类文明的进步,始终有计算相伴。

  人类对智能的渴求同样由来已久,设计制造智能化、自动化工具始终是人类不可的一种原发性冲动。诸葛武候的木牛流马、达芬奇手稿中的仿人型机械……无一不是我们先辈曾经尝试圆此梦想的纪录。

  试想,当“计算+智能”成为现实之后呢,会发生什么?

 

 

 

  智能从计算开始

  在无处不充斥着或大或小的计算设备的21世纪,我们如愿以偿地进入智能时代的初级阶段。

  而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工厂生产线中与计算机控制的不同种类机器人协作共事,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交给计算机去分析和处理,甚至连驾驶飞机和汽车的重任,我们也可以交给专用的计算机系统来完成。但是,这种智能化,似乎距离我们预期的境界还有一定的差距。

  细究之下,这种差距不仅表现为当今各种所谓智能的工具及设备还无法完全像人一样去思考及行动,也体现为这些设备在关键操作和日常管理维护中仍离不开“人脑”的支援。

  其实,造成这一差距的根源,都是因为计算机本身还不够智能化。虽然计算机为其他工具和设备赋予了一些自动化的功能,能够操纵它们去完成一些原本应由人来执行的、简单且重复性较高的工作,但客观来说,它现在的作用更像是负责指挥肢体动作的小脑,还无法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去自主感应外界环境和要求的变化,并在无需人工介入或干预的情况下控制和调整自身的状态。

  以大多数计算设备为例,它们以往在运行各种不同的应用负载时,其处理器基本上都是工作在同样的时钟频率和功耗状态之下。这种现象不免会造成计算性能的空转与浪费。如果它们更加智能的话,就应该像人一样,根据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灵活调配自身的资源和工作状态。

  由此来看,要想让智能时代的理想成真,还是要回归计算。智能,必然要从计算开始——我们要先让计算机知冷暖,懂饥饱,如人一般拥有随机应变、控制自己的本能,即做到要性能,也要智能,而后它和它所控制的设备和工具才能实现真正独立的思考、真正的智能。

  是时候起步了

  就如同人类进化、文明进步一样,计算在走过了漫长的成长阶段之后,已经进入到智能计算的时代,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顺应着业界甚至社会的发展大势。能源危机、低碳经济、物联网……这些当前能牵动人们神经的词汇都和智能计算联系在一起。

  作为上大多数计算设备“核芯”的提供者,英特尔的设想是从各种计算设备和智能化消费品的引擎,即处理器或处理器平台着手来实现其智能的计算。这是一场根本和关键的变革。

  实现智能计算之后,能源消耗就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灵活调配而实现降低。而即将到来的被称为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也需要构筑在智能计算的基石之上。

  有别于人们通过信息终端彼此连接和交流的互联网,物联网要把人、物和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这里面的物是拥有计算能力和智能功能的物品。它们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等功能,并且彼此沟通和协作。

  现在的互联网上各种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后端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相响应,其实都有人在后面操作和控制。但是在未来的物联网里,物与物、物与人以及物与计算机设备之间的协作则要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不需要人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去介入、控制和管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所有拥有计算能力的设备要即时了解外界的环境和需求变化,并就变化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处理和通信。这就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而这一技术,其实就是智能计算技术。

  智能计算将越来越多地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英特尔架构事业部CTO庞思立在去年1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举过英特尔开放能源计划的例子,要为电网赋予更高的智能,即让它在级计算机的辅助下实现更的管理,并能以快的速度发现和排除电网中的故障。与这一计划相对应的是,英特尔同时还将通过在嵌入式平台上引入智能计算理念,从而使更多企业和个人使用的电器终端设备,包括冰箱、电视等家电和IT产品都能智能、实时地节能用电。他的这些话,其实就形象地说明了英特尔智能计算理念及其产品对于供电公司和每一个普通用电者的应用价值。

  未来更具想象空间

  上游厂商的前进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节奏,它靠自身的持续创新为整个生态系统的集成创新奠定基础,有效激发出创新热情。英特尔发布全新酷睿处理器和至强处理器就因其智能特性具备了颠覆性效果,它成功地将智能计算扩展到各类计算平台之上。

  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因为处理器在智能特性方面的新突破,很多轻薄型、游戏类等个性化创新设计得以更好地实现,数据中心的能力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而更新换代的需求一旦被激发出来,一方面硬件设备的销量提升立竿见影,同时版本更高、能力更强的应用软件也将因此拓宽销路。这样的情形出现,对于业界和用户来说,就是一种成功的螺旋式上升。

  在英特尔的规划中,未来智能计算图景可不仅仅局限于某款处理器,其长远目标是要让所有企业及个人使用的具备计算功能的设备都能智能侦测用户和应用需求的变化,并自动调整工作状态及调动资源去响应变化,从而帮助用户节省能源以及用于管理它们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就目前而言,英特尔的智能计算理念主要是由三大要素组成,即按需、自动和可扩展。其中按需主要是指处理器平台要能够自动判断应用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响应;自动是指处理器平台在响应变化时,可以相应地、地调整自己的性能输出和电能消耗,帮助用户获得好的计算能效;可扩展则是指处理器平台要支持全新应用软件和应用模式,从而让用户能够更加灵活、合理地调配计算资源。

  这些要素看似简单,也很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举例来说,未来物联网中各种智能化设备的计算单元如果没有类似自动调整工作状态的功能,那么它们可能就会在忙碌时和闲置时消耗相近的功耗。这样一来,物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便利之前,首先就会变成一个级用电网,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当然,英特尔的智能计算理念的内涵也是在不断扩展和延伸的,上述要素,客观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本能”,如能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判断和反应,或根据工作量的轻重确定自己要付出多少努力。

  而未来在这些“本能”之上,英特尔还会增添更多更别的智能计算要素和功能,但它们都必须以这些“本能”为基础。通过融合所有智能计算要素和功能,英特尔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在2015年时有150亿个计算设备能够接入互联网,彼此相连并可能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沟通和协作。而其远期目标,则是要在未来的40年内让机器变得像人一样聪明。从这两个目标的描述来看,它们所指的其实就是渐行渐近的物联网和我们理想中的智能时代的图景。

上一条 上一条:10年之后的数字医疗
下一条 下一条:西安物联网联盟成立
相关新闻  智能化   物联网   计算机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