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国倍福致力中国市场17年的掌舵人,德国倍福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梁力强此次以其另外一个身份——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理事长,坐在记者对面,有条不紊地讲诉、分析他对智慧工厂的认识和理解,理性、严谨却不失激情。他期待联合产业链各方力量,以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为平台,打造适合中国制造业用户的“智慧工厂”。
&ldquo
毋庸置疑,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无论是德国政府正大力推行的“工业4.0”,还是美国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都预示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以其为基础构建的“智慧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对于以独特的“基于PC的控制技术”立足自动化领域的倍福来说,在当前这场遍及全球的制造业智能革命中,其积极参与其中可谓水到渠成,而让人惊叹的是对于“智慧工厂”这一新的理念,倍福的着眼并不是简单的产品或是解决方案,而是立足整个产业的气魄和格局。 作为德国倍福致力中国市场17年的掌舵人,德国倍福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梁力强此次以其另外一个身份——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理事长,坐在记者对面,有条不紊地讲诉、分析他对智慧工厂的认识和理解,理性、严谨却不失激情。他期待联合产业链各方力量,以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为平台,打造适合中国制造业用户的“智慧工厂”。 “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跨企业、跨行业,优势互补 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成立于2011年11月,由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采访中,梁力强告诉记者这一想法源于他和北京易能立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对于自动化定义的思索和探讨。随着现代科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本身日新月异的进步,自动化与IT技术、通信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且自动化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范围有了很大的延伸。因此,他们一致认为:传统的、笼统的自动化概念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要,有必要对自动化市场重新进行定义。在他们多次的思想碰撞后,“科技自动化”的概念应运而生:“我们将面向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制造的自动化统一定义为传统生产自动化,而将面向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先进制造业的自动化纳入科技自动化的范畴。” 梁力强强调:“正是源于这个全新的定义,我们认为当前的自动化已经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的融合,需要一个跨企业、跨行业的平台,让大家来互相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即是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的缘起。”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的宗旨是: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智慧工厂为目标,促进先进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提高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进步;同时通过联盟的各种服务和活动形成行业内的资源优势互补,促进联盟会员自身发展。 据其介绍,联盟秉承“开放、创新、平等、共赢”理念,自成立以来一直持续发展会员,目前已有16家单位会员,40位左右的个人专家会员,成员覆盖了自动化厂商、系统集成商、OEM设备厂商、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测试和创新研发支持、创新咨询与服务,乃至媒体和投资机构等,初步构建了一条科技自动化领域内的生态链。联盟自成立以来,组织各地会员频繁开展交流、聚会等活动,通过大量的思想碰撞使联盟内会员和企业找到了创新的营销思路,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联盟内部已经促成一些合作项目。尤为重要的是2012年8月,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首创性地提出了“智慧工厂1.0”的理论框架。短短一年的时间,这一理论框架如今已经被赋予丰富的现实意义,并正在落到实处。 “智慧工厂1.0”,从中国制造业现状与需求出发 事实上,“智慧工厂”已成为近两年自动化行业的探讨热点,尤其是“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一经提出,更是引起中国自动化行业热议,各种描述、解读以及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应对之策的建议、意见也随之喷涌而出。对此,梁力强认为中国的智慧工厂建设不能脱离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德国的工业革命4.0基于德国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基础、极高的IT应用水平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提出,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实现的路径并不能盲目照搬;美国的先进制造计划实施的背景以及条件和中国更有巨大的差异性,其战略目标在于研发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如增材制造和新材料,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IT技术从本质上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德国和美国的方向性和愿景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事实上和智慧工厂的描述也是一致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路径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有自己的节奏和做法,一方面要照顾到中国企业的价值理念、战略视野、管理基础和技术基础方面的欠缺,一方面又要聚焦大家的眼光,明确总的发展方向,找到具体的落脚点。因此,科技自动化联盟在深入分析国内各地域、各行业制造业的巨大差异和内在共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及制造业现状,提出了被制造业各级决策者所理解、所接受的“中国智慧工厂1.0”,使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水平的制造业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清晰的方向,从而产生内生的动力。正如梁力强所言:“中国智慧工厂1.0”紧扣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中长期发展趋势,描绘了中国制造业今后3~5年的愿景和目标,期望帮助不同行业的设备制造商和终端产品制造商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科 技 自 动 化 联 盟 对 “ 智 慧 工 厂(Smart Factory)”的定义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手段,以数据、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更智能、更敏捷、更、更安全、更绿色、更和谐和可持续的新一代制造业企业及其生态系统。 据梁力强介绍,“中国智慧工厂1.0”体现了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的结合。“智慧工厂1.0”倡导三个集成:一是装备的横向集成,包括智能装备内部自动化系统(传感器、I/O、执行器、伺服和传动、人机界面和智能移动终端、控制器等)的网络化,包括生产线上装备与装备之间的联网,也包括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车间和车间之间、工厂和工厂之间的联网,这是实现智慧工厂的物理基础。 二是信息的纵向集成,是指主要设备互操作性和关键信息一致性得到解决,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和软件平台对装备资产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初步的管理,数据或信息可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效流动,从而为下一步的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奠定内容基础。三是产品生命周期和企业价值链集成,首先是把装备产品的概念设计、创新研发、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运维升级、报废拆解直至进入再循环的整个生命周期集成起来,其次将制造企业的需求分析、订单获取,物料供应,仓储运输直至售后服务的整个循环集成起来。面向装备制造企业和终端产品制造企业,“中国智慧工厂1.0”提出了基于当前制造业现状的现实目标:装备制造企业总目标为实现装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知识化和服务化奠定基础;终端产品制造企业总目标为实现精益制造和敏捷制造,开始由资源驱动型向信息驱动型转变。 由此可见,“中国智慧工厂1.0”实际上站在企业战略、过程、组织、技术和系统的综合角度,为中国制造业的大多数企业描绘出一个实现转型升级和自我跨越的现实路径。 经过一年来的推广和宣传,“智慧工厂1.0”不仅吸引了联盟内外一批技术专家、行业专家的热情参与,也吸引了政府部门、科技园区、咨询投资机构、媒体的关注,更得到了一批的装备制造商和制造业用户的积极响应。梁力强透露科技自动化联盟将通过联盟会员的共同努力,为用户提供从智能设备、数字化车间到智慧工厂的整体设计规划与解决方案,促进智慧工厂1.0理念的实施落地。2014年“智慧工厂1.0”数字工厂示范项目将正式与用户见面,食品饮料加工行业成为,而针对其他行业生产工艺特点的“智慧工厂1.0”示范项目也在计划中。 以跨企业、跨行业的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为平台,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需求出发,“智慧工厂1.0”用事实向业界证明了智慧工厂已经不是空中楼阁。正如梁力强所言:“在中国市场,智慧工厂有实实在在的需求,尤其在食品饮料加工、汽车制造、烟草、电子等行业已有众多企业向我们提出了建设智慧工厂的意向和计划。 事实上,国内有些先进企业在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智慧工厂的实践,虽然他们已完成的项目还处在智慧工厂的初级阶段或者停留在数字工厂这个层面,但是它告诉我们,智慧工厂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