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部长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正是看到了中国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在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紧跟新一轮产业互联网浪潮,推动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越,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全球工业互联网化渐成大势
特斯拉被誉为“汽车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引入传统工业,改造和提升着传统产业,创造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新的巨大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果说互联网是人与人、人与服务的连接,那么工业互联网就是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机器与服务的连接,这将使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
苗圩部长在当前形势下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正是看到了中国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在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紧跟新一轮产业互联网浪潮,推动互联网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越,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全球工业互联网化渐成大势
特斯拉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它的成功不仅仅是电池技术的突破,更得益于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了汽车制造。特斯拉对自己的核心定位不是电动车,而是一个大型可移动的智能终端。
特斯拉代表了全球制造业对互联网思维越来越熟练的运用。近几年,发达国家围绕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的战略布局力度空前,无论是美国提出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还是德国的工业4.0,其实质都是将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深度融入传统产业改造以及新兴产业培育中,从而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提升生产力,实现智能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认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对传统工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工业互联网化正成为一种大趋势。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其核心是智能生产技术和智能生产模式,旨在通过“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把产品、机器、资源、人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各环节数据共享,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而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则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作为主要的方向,重塑国家竞争力。通用电气公司的报告《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分析,在美国,如果工业互联网推动生产率每年增长1~1.5个百分点,使生产率再一次达到网络革命水平,在接下来的20年里,平均收入水平将提高25%~40%。若其他各国生产率增长水平能维持在美国的一半,工业互联网将为全球GDP创造10万~15万亿美元价值,这相当于美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将创造82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约为全球经济总量的二分之一)。
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重重困境
与“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概念大行其道相比,“‘中国制造’将因人力成本提高、人力资源贡献度降低以及新型定制化生产的出现而失去竞争力”的言论甚嚣尘上,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我们生产一台电脑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我们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曾这样感慨。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总体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从产业规模看,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从价值链看,我国总体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其86家会员钢企2013年上半年合计盈利22.97亿元,实现利税397.9亿元,平均销售利润仅为0.13%,吨钢利润只有0.43元,两吨加起来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根冰棍。
从2008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这既有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能源涨价、人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制造业在经历将近30年的“野蛮生长”后,转型升级已经是越来越紧迫的任务。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有产能过剩的问题。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都是产能过剩的代表性行业。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月~6月,全国机械工业共汇总77787家企业,其中亏损企业达到12439家,亏损面为15.99%,亏损额累积为544.49亿元。同期,163家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5亿元,净利润达20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7%和34.2%。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指出,我国制造业正面临“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制造业大而不强,企业产品创新开发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力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链价值整合能力不高。传统的高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污染的制造业经营困难,新型的制造业尚不能取代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制造业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时期。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赶的良机
困局往往意味着机遇,因为一旦找到打破困局的钥匙,就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成长。专家指出,未来10年,中国将迎来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佳战略机遇期。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重点方向,推进制造方式的互联网化则是重要抓手。
可以说,中国完全有机会在应用工业互联网方面起到引领作用,通过新技术方案解决如能源效率、资产管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据权威机构测算,如果工业互联网达到消费互联网那样的充分应用水平,到2030年,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行业应用或将为中国经济带来累计3万亿美元的GDP增量。
随着实时感知的物联网、高速传输的光纤宽带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突破和集成,互联网向装备制造业融合渗透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王建伟处长指出,借助互联网平台,企业、市场与用户的互动程度和范围极大扩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正重塑产业组织与制造模式,重构企业与用户关系。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推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将催生出多技术、多业态融合的生产与服务系统。例如基于传感网络、GPS、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的智能决策服务平台已经在汽车、装备等领域开始应用。未来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信息技术等多技术融合的能源互联网也可能从想象变为现实。
上一条:欧姆龙是客户首要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