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菱控|欧姆龙(OMR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闻搜索
新新闻
本月热门TOP10
风电设备:国产化70%的硬性指标取消
http://www.bulude.com
文章来源:凤凰网 更新时间:2009-11-24
分享到:
风电设备:国产化70%的硬性指标取消
    “风电设备招标国产化率需达到70%要求的取消,对于目前国内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冲击微乎其微,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海洋风电发电及5兆瓦风机市场上,外资企业更具优势。”11月23日,针对该要求的取消对行业的影响问题,浙江运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风力)市场营销总监金立萍开宗明义地告诉记者。 

    在11月初举行的第二十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上,中方表示同意考虑取消风力发电设备投标中的国产化要求。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新近对媒体透露:“取消国产化率的政策已经正式执行。” 

    据金立萍回忆,取消70%国产化率要求的消息早于四五月份便已在业界盛行,但业内一直波澜不惊。其原因在于,国内的风电企业历经多年对国际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整体制造能力已与接轨,其成本较之维斯塔斯、GEWind更为低廉,且有完备售后服务梯队,下游电企进行风电设备招标时多考虑国内企业,“现在风电的利润都很薄,如用国内设备,只需要三四年才能够回收成本,如果利用国外设备,十年都很难回收”。 

    目前国内风电设备的梯队厂家有:金风科技[31.361.52%]、东方汽轮机、华锐风电、运达风力等,运达风力在2008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中位居第四。金立萍举例,如建一5万千瓦电厂,国内企业可以做到5000元/瓦的成本,国际企业只能做到7500-8000元/瓦的成本,“仅此一块就比国内企业高出50%以上的成本”。 

    设备制造是风电建设重要的环节,占到投资的70%。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特许权招标,随后提出风电设备招标中国产化率需达到70%的硬性指标,以政策引导方式支持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风电设备招标国产化率70%的规定,在培育起我国基本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方面功不可没,促成我国目前具备16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2008年国产风电设备市场份额已达75%的巨大产业功效。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风力设备企业的整体设备国产化率可以达到75-90%之间,质量与国际企业相差无几,并开始成批做出口业务,“进口设备价格较高,纵使是合资企业,有一些成本也是居高不下,目前许多外资考虑退出国内这一招标市场”。 

    施鹏飞同时提醒,目前我国有70多家设备商,其产能远于国内市场每年10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容量,如是未来市场竞争必让部分实力不足的企业出局。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商掌握的技术水平相比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而如何降低成本也是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就整体产业而言,目前我国发电机、叶片生产等已能满足国内风电产业需要,但部分关键设备仍有不足。以齿轮箱轴承为例,由于质量要求较高,但目前国内尚无法提供合格的产品,故多靠国外进口;控制系统国内虽已有科诺伟业、北京景新、时代集团等企业在研制生产,但目前仍主要采用丹麦MITA和奥地利Windtec生产的设备。 

    金立萍坦言,目前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是在技术层面上”,而是设计能力、材料及工艺水平上,而这与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水平相关。

    以控制系统与轴承为例,其更多依托进口,“主要是基于质量及产品稳定性方面考虑”。
 
    “70%国产化要求的取消,我想国家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一个是对外贸易补偿的需要,一个是需要做一些海上风电发电及5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示范项目。”金立萍分析,在海上风机市场,国内企业并没有什么成品和成熟的运行经验;陆地层面,国家也需要发展5兆瓦等级及技术更高的风电机组,以此推动产业的技术进程,而国内企业目前仍处在2.5兆瓦级的风机研发及生产阶段,故此未来外资风电企业将在此领域的示范时期获益颇丰。

上一条 上一条:伺服技术新发展趋势
下一条 下一条:激光技术:传感器行业的“福音”
相关新闻  风电设备   国产化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