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使大批制造业企业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不过“太阳还得照常升起”,中国制造业该如何往下走?
抓住制造业黄金机会
“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实体经济”成为200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热的议题。中国制造业“量大质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是众多业内专家所担忧的。
在此次工博会主题论坛上,多位专家呼吁,我国应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危机中寻找机遇,进一步提升基础装备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实体经济的根基。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先进制造业依然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日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制造能力和产品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并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研发体系,制造规模居第四。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理特管理顾问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博士说,金融危机打不败中国,打不败中国的工业,中国应从中挖掘自己的优势,尤其对于装备制造业这样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行业,正是引进先进技术,形成自主核心竞争力、完成产业升级的“黄金机会”,做强装备制造业,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从“制造”走向“创造”
专家们指出,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工业三大骨干行业中,制造业是根本,而装备制造业则是“根本的根本”。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在这个阶段,提升国内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制高点极其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认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是中国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关键。他提醒,引进技术要成为技术创新的起点,必须向前迈步,装备业一定要努力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并实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
“企业常常忙于生产而忽视了新产品研发和基础与应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多数企业习惯于直接引进生产线或引进生产技术,忙于近期生产任务的完成,顾不上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黄文虎说。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实现升级,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能忽视一个关键环节——中国设计,工业设计实际上是工业创新的灵魂,而中国工业设计还相对薄弱。
上一条:浙江大华蝉联A&S双项 “十大”荣誉称号